《青年榜样习近平》学习心得观后感精选三篇

来源:学习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

  习近平的青春成长故事常被提起。更有青年感慨:“总书记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和人生导师,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带来无尽动力。”那么《青年榜样习近平》有哪些心得观后感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青年榜样习近平》学习心得观后感精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青年榜样习近平》学习心得观后感精选三篇

  《青年榜样习近平》学习心得观后感

  迎难而上 越挫越勇

  1969年1月13日,北京站,人山人海。知青、来送行的家人、维持秩序的警察、军人、车站工作人员,挤满了站台。

  这是北京知识青年即将启程“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时的情景。15岁的习近平,就在其中一列开往陕北的“知青专列”上。

  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又冒着滚滚飞扬的黄土乘坐卡车,再步行10里山路……最后进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

  有知青坦言当时很失落,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

  初到乡村,习近平心中同样茫然:“离开京城,投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

  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

  他被分到了梁家河大队。

  “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那种疼痛感习近平一直记得:“一咬就是成片的红包,最后红包就变成水泡了,水泡就烂掉,哎呀,痛不欲生啊。”

  吃的也不好,同行的知青回忆:“肚子里总是感觉空空的。”

  还有数不清的农活。“那时我们学犁地,虽然看着简单,人家都是一个直线就过去了,但是我们一弄,就是歪七扭八。”知青王燕生回忆,“近平最初和我们一样,干农活也是很不熟练。”

  另外,父亲仍在监管中,尚无明确结论,始终似一片乌云悬顶……

  艰苦的生活、不幸的境遇、完全陌生的环境,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其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初,习近平也并不能完全调整好心态。“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

  彷徨、迷惘过一段时间后。曾经参加过革命的姨姨和姨夫的几句话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

  一席话振聋发聩,让原本迷惘的习近平豁然开朗。

  他开始没黑没白地干活,风里雨里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一样一样地学。没过多久,习近平就连过数关,“不怕咬了”“什么都吃了”“所有的这一套生活上的事情都会自己料理”,还成了“最壮的劳动力”。

  对于信仰的追求,习近平同样拿出了迎难而上的那股子韧劲。

  为了加入中国共青团,他写过8份申请书;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写了10份申请书。

  第一次写入团申请书,公社书记坚决不同意,还把帮习近平递申请书的大队支部书记骂了回来。

  但习近平毫不气馁。“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过几天,他又写了两份申请,请支书又给递上去,就这样一直写到第八份。

  习近平后来回忆,当时心中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无疑,支持他的是心中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和面对困难越挫越勇的宝贵品质。

  习近平在繁重劳动之余还在一直坚持学习。

  为了让时间得到最高效利用,他“多线程操作”: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

  受挫不短志、逆境也涅槃。

  “近平这个人比较沉稳,抗压能力比较强。”曾经同住一孔窑洞的知青戴明说,“从来不跟我们诉苦,更不抱怨什么。”

  习近平自己则这样总结: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

  几十年后,习近平这样勉励广大青年:“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这段发自肺腑的话源于理解,更源自生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观青年榜样习近平有感

  百年历史兴衰,中国沧桑巨变。我是百年前的革命青年,而你们是百年后新时代的新青年。很荣幸能穿越时空感受今日之强盛中国与今日之壮志青年!

  揆诸历史,中国在萎靡残损中涅槃重生。那时的中国满目疮痍,饱受屈辱,在帝国主义瓜分的狂潮下,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沉睡的东方雄狮就这样一点点地被瓜分殆尽。面对祖国岌岌可危的形势,我们革命青年怎能坐以待毙?于是乎,登橘子洲,击湘江水,看鹰击鱼翔,抒己之振兴中华、御敌强国之豪情与决心,我们有坚定如钢铁般的意志,有“扶大厦于将倾”的担当,更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信心与才华胆识。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赴后继,奋勇抗争,与敌人殊死搏斗,最终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为万民谋福,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放眼今日之中国,她如奔腾的长江黄河,高歌猛进,走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争取革命胜利是我们老一代的历史使命,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则是你们的奋斗目标。时代变了,但“以天下为己任”的要求不会变。新时代的新青年,你们须知:“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你们应有像毛主席那般“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谨记习主席的深情寄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自己的领域,干出非凡的事业。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你们的倾情奉献,祖国的伟大明天需由你们来开创!所以,时刻把国家和人民放心中,做为自己前进的指向盘,在有限的人生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吧。

  来到现在的中国,我也了解了现在青年的生活,有喜也有忧。喜在青年创客的奇思妙想,喜在科研团队里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更喜在无数像林紫藤这样为拾捡剩菜叶老人撑伞挡雨的“最美青年”。他们让我感动,让我欣慰,我看到当代青年之担当与贡献。但也有一些现象令我忧虑:“丧文化”“佛系青年”大行其道,北大“转金融”掀起焦虑之风,逆反青年甚至手刃老师、家人。但我仍旧对当代新青年寄予信心与期望,相信并期待着他们能勇担责任,踏实走好人生,开创历史伟业!

  在火力全开的新时代,新青年们,你们是多么幸运啊!希望你们能以天下为己任,走好这一代的长征路。这也是我们老一辈“青年”和这个时代对你的深切希望和郑重期许。

  青年榜样习近平观后心得体会

  几千年前,在天下纷乱的战国时代,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那个时代,他自觉地担当起匡扶天下的历史责任。如今,生逢盛世,我辈虽才能不及先贤,却也应时代要求,肩负责任,振兴国家。

  国重于家,兼济天下,对于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崛起,我们必须承担责任。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承担责任,与我同振国家。

  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 “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承担责任,振兴国家”。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粒,也学牡丹开。”新青年,敢作为,勇承担,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我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已来到我们的肩上,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承载了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期望、时代的期望。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我心怀自豪!这个时代,既是我责任所在,也是我心之所在。

  承担责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它需要你有昭君的大公大勇之心;它需要你有郑和船队迎战困难的气魄,永不放弃的坚持。 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之东方,机会和发展并存。每一个血脉奔涌的青年人,都应该有为她担当的胸怀和勇气。

  一个国家的担当,让一个民族再次崛起!

  所以,让我们勇于承担责任,共同迎向光明、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敢于承担责任,使我们的国家再度迈向又一个兴盛、崛起的时代!

上一篇:《贵州工匠》系列新闻专题片观后感精选五篇|贵州工匠心得
下一篇:青年榜样习近平观后感精选四篇|《青年榜样习近平》学习心得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及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及时范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