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励志文章摘抄5篇: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是你熬不成的苦

来源:读书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1-05-07 点击:

  人生就像一个攀山的过程,在你到达山顶前,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险。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拥有的是一颗热血沸腾、勇于尝试的心;我们拥有的是一份不怕失败,勇于面对痛苦的勇气。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人生励志文章5篇,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是你熬不成的苦

  01

  前段时间,朋友小米的妈妈过世了。本来就是单亲家庭的她,瞬间没了人生依靠。

  说来,小米也已不小。芳龄已过而立,却还是没有男朋友和体面的工作。对她而言,安安稳稳拿着酒店收银员的工资,能够度日就行了。

  至于什么诗和远方,她只做过梦,并不想去实践。

  “什么努力多累啊,还不一定有回报”成了她安慰自己呆在舒适区的理由。

  可是,当生活发生变故,逼着你不得不成长的时候,你还能待在舒适区不动吗?

  答案是不能。

  小米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整个人就像是一根漂泊无依的浮萍。每天早上九点坐半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晚上下班时常凌晨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一天晚上下班太晚,回家的路上打不到车。好不容易打到一辆车却差点被出租车司机性骚扰。

  那一刻,她整个天空都是比夜幕更深的无助和孤单。那种对生活的绝望,让她第一次想改变。

  她辞了工作,告别故乡,进了北京一家外企工作。为了重新捡起自己的韩语专业,在北京能够站住脚跟,她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两个月后,顺利通过试用期。月薪是过去的两倍。半年后,她成了部门主管,一年后升任经理,同时也邂逅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另一半。

  是的,只有自己足够出色,爱情多晚都会来。

  正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02

  熬过所有苦,才知道苦难是灵魂与皮囊合二为一的过程。

  在朗读者上看到胡歌朗读《哈姆雷特》,让很多观众忍不住泪眼婆娑。

  胡歌2006年出车祸,差点毁掉半张脸。作为一个演员,好看的皮囊是多么的重要啊。很多人都担心胡歌的演绎生涯到此就结束了,却不曾想到这一场生命的战斗正是他成功转型的机遇。

  从演绎小白到现在的实力派演员,这场灾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的重生。

  在医院养病的大半年,胡歌几乎每天都与书为伴。书籍让他的心变得沉静和宽容,慢慢地,他接受了自己残缺的容颜,不再遮遮掩掩。

  在他复出后,出版了他人生的第一本书,并用所赚的钱在云南建了一所学校。

  好看的皮囊终究留不住,只有有趣的灵魂才能长存。

  他失去了皮囊,灵魂却得以成长。

  事实上,世界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03

  提到胡歌我不由得想起林依晨。

  那个古灵精怪活泼动人的美少女身后居然有那么多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痛苦。

  童年穷苦,父母感情不合,在她上高中时离婚。妈妈独自带着他们姐弟二人生活,生活总是入不敷出。

  体弱多病的林妈妈常常只能靠信用卡应急,长年下来利滚利,背上了上千万台币的债务。这样的家庭环境让依晨不得不扛起家庭的负担。

  于是,懂事的她报名参加选美比赛。

  也正是这一次选美,让她开始走上演艺圈。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机会她很珍惜。

  之后《十八岁的约定》、《天外飞仙》获得观众的喜爱,并凭借《恶作剧之吻》获得金钟奖戏剧类最佳女主角,成为偶像剧史上折桂金钟视后的第一人!

  即便生活总是狼狈不堪,她依旧没有放弃负重前行。

  出道六年后,她终于还清了家里所有债务。一边拍戏一边上学的她,依旧是学校有名的学霸。

  一个真正努力的人,再多的苦难都无法打败她。相反,所有的好运都会扎堆出现。

  之后,她更加努力去学习,出道多年零绯闻,零差评。她从来不想依靠别人,只想用心修炼自己。

  胡歌曾在金鹰节上直言他最想感谢的人是林依晨,是她让胡歌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演员。

  林依晨曾对胡歌说过:“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要用生命去演戏。”

  这两句话就是林依晨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更是对观众的负责。这两句话也同样让胡歌醍醐灌顶。

  生活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转为动力。只要你足够坚强,幸运之神肯定就会眷顾你。

  就像泰戈尔所说:“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是的,所有经历过的苦难,当初以为熬不下去,过后才知道,自己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脆弱。

  相反,当自己把生活的痛,当成一种考验时,一切都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愿我们都能通过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别人所希望的。

  励志文章2:尽力实现闪耀着光芒的人生价值

  你清楚地意识到,在攀爬那座昂望高山的路上还不够努力,还在拘泥于一些世俗杂务,为他人的言行举止所影响,没有把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向那座向往的高地实施狂轰滥炸,最终彻底征服那个看似高不可攀的地方。因而到了今天你在建功立业的路上也毫无建树,你曾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赚钱发家致富的路上,后来你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块经商的料后便及时悬崖勒马,把心收回来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虽然铁定了心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是有些三心二意、不够专一。

  特别是近些日子来,你碰到了最让你头疼的三件事情。有一件在你不懈的努力下已经尘埃落定、水落石出,成功地加以了解决,这多少令你欣慰。余下的两件有一件已有了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明显已是胜券在握。但有一件直今也漂浮不定,而且时间正在一步步逼近,这多少让人心烦意乱。面对绝境,想方设法解决是一种态度,无可奈何地等待变数是一种态度,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也是一种态度,不同态度收获的人生状态显然天差地别。

  眼下你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应对?你命运的悲催已是可怜的了。你也不知道这些年得罪哪一尊大神,何以让自己的命运一落千丈,虽然止住了下滑的脚步,但变故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还无法悉数化解,更不用说恢复如初。试想一个一心想着怎样为别人服务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年轻人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还能够豪迈而乐观地背诵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的励志文章,迈过人生无数的坎坷,犹如五里逶迤腾细浪般踏过生活的陷阱,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这是怎样的一种乐观与洒脱?

  在奋进的历程中,你虽然想尽办法左冲右突,希望能够彻底摆脱那些困扰人生的羁绊,但始终未能舒心地一展胸怀。也许是你的实力不够,也许是你的魄力不够,也许是你的能力不够,奋斗了一两年也没有多大的建树,生活依然举步维艰、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你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彻底摆脱匮乏给人生带来的困苦。

  当然,你并没因此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人生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信心和意念激励着你的身心不断向生活的高低攀爬,至于能否最终欢笑着爬上人生的那座高地只有天才会知道,人要做的也只能每天不断向心仪的目标发起一次次的攻击,至于能否成功只有靠那未知的运气光顾,这也许就是远古圣人孔老夫子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无论生活铺下怎样的一张大网,人类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会想方设法撕碎这张令人窒息的网,要么用火攻,要么用刀割,要么用电锯,要么用药物腐蚀,人类无所不用其技,最终像超人那样彻底铲除阻挡在他面前的所有障碍,将健康和自由拥入怀抱,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快乐,将有限的生命时光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力实现闪耀着光芒的人生价值。

  励志文章3: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吗?

  当自己的思考力慢慢提升之后,逐渐发现,这些前人留下的话,有的是至理名言,有的因人而异,有的则较为片面,或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有的早已被恶意利用。只有深入理解其中的和因果关系,才能从中受益。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事实真的如此吗?——东远

  L是我的大学学长,一直保持着联络。L的专业是建筑工程装饰,毕业后南下广州,在一家建筑公司从事本专业。几年下来从职场小白进阶为高手,前年他为了摆脱大城市的压力,回到了家乡——南方某三线城市寻求发展。

  在充满不公平因素的环境下,L自行应聘到了一家公司,仍旧从事本专业,身边的人无不羡慕。然而三个多月之后,他突然微信我说又回到广州了。

  “本来,我就是觉得广州压力太大,也想在家人身边,哪里都可以发展嘛。可我在广州这边,每天只要专注于把方案做好,给客户讲明白,时时刻刻都在学习进步。而在老家工作,每天除了跟同事和客户搞那些无效的社交,真正用于做方案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不看方案好不好,社交这一关能搞定,方案不好也能通过。我算是明白了,为啥大家都愿意去一线城市寻发展,因为金子不是在哪里都能发光。”

  “逃离北上广”的话题近两年火了好几次,但根据相关后期追踪发现,有相当多的人没离开多久便再次返回。事实证明,无论你是正在使自己成为金子,还是自己已经是金子要发光,真心不是在哪里都能实现。

  01、不同时期环境对人的意义

  中小学阶段:目标相对统一,过程基本相同,家庭环境影响最关键

  从刚刚迈入小学的校门,直到高考结束,12年寒窗苦读时期,大家的目标较为单一,多数是尽最大努力考入理想学府,还有的人选择职业学校,有的人选择读完初中/高中跟随家人发展,或另谋出路。大家接受统一的知识体系,只是不同地区教材编写略有差别,录取的条件多为考试总分数。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分数达到要求,志愿填报正确,即可在人生转折点取得阶段性胜利。

  寒门出贵子的事例数不胜数,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决于家长们正确的引导教育。所以在中小学时期,真正有影响的环境当属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接受一线教育的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终身班主任。使孩子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最佳教育投资。

  大学阶段:专业不同,目标不同,过程不同,地域环境影响最关键

  之所以说高考是人生第一转折点,关键在于大学和从前有太多不一样。

  大家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对口的工作类型,而有些工作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例如你选择了经济金融类专业,这类人才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有较多的用武之地。且若想成为经济金融类人才,需要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眼光,这同样需要在繁华大都市的环境中熏陶。

  另外,尽管在刚刚进入大学时还无法预料毕业后的去向,但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多元化时代,视野和眼光是主宰未来的关键。无论今后的去向如何,在大学时期都该奔赴大城市见见世面,开拓视野,拥有更强的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即是未来稳定的基石,也是精彩人生的良好开端。

  校园内学习的氛围不重要吗?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自觉性,但绝不是主要因素。对于缺少意志力,没有自觉性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极易受到消极影响。而且进入了大学不再像以往那样有老师时刻监督,有家人在身边陪伴,行为习惯直接决定自觉性和意志力,永远是为自己提分的唯一砝码。

  工作后:放眼未来,职场环境和地域环境起决定作用

  当体制时代一去不复返,无论身在何处,处于何种领域,都要不断学习进阶,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从职场来说,在你拥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之后,进入每一个工作单位,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外界的目标,而是要正确理解自己并科学把控:

  当前的工作是否符合我未来的职业规划?

  如果坚持做下来,未来的职业道路能否走得通?前景如何?

  短期内,能给我带来什么?能否长远?

  什么样的情况下该坚持/放弃?

  这些才是真正的职业选择核心标准。尽管计划没有变化快,但只要让斗志、计划与目标成为你优秀的习惯,你就会经得住更大的风浪,不断赢得挑战和机遇,这才是人生发展最核心的能力。

  从地域来说,就像开头说到的L,虽然在广州和家乡做的工作类型相同,但不同地域的职场环境有着质的差距。在家乡那种阿谀奉承、逢场作戏的工作环境中,严重阻碍了L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他义无反顾回到了充满机遇的广州。

  02、不在大城市,就不会发光了吗?

  想必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白领,都一直在认真思考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市这个问题,并有些许纠结。

  其实,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职业地域属性。

  前面说到了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地域属性,例如经济金融类工作,要优先立足于一线城市或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如果是农业技术类专业所对应的工作,那就应当立足于在那些以农业经济为主体,把农业发展作为未来核心规划的地区,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这也是为什么在选专业填志愿时,要把地域作为第一重量级的根本因素。

  世间道路千万条,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大城市与小城市本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真正应该选择地该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适合自己的。但话说回来了,当你拥有了出众的能力和雄心壮志,想要发现更好的自己,大城市的发展机遇一定多于小城市。

  长辈们常会说,有本事在哪都一样,家乡小城又舒适,又有亲人在身边,何必忍受陌生大城市的拥挤?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母亲的一个同学,读书的时候未赶上好时代,但工作后一直坚持深化学习,考取了建筑造价工程师,可努力多年始终没有突破。在新世纪伊始,他考虑再三辞去了家乡的工作,只身奔赴北京寻发展,出众的能力备受赏识,不久就开始带团队完成重要工作,并配上了车,干得风生水起。过年回家时他说,如果当初不做出这个决定,恐怕一辈子都只能原地踏步了。

  《平凡的世界》有这么一句话: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

  生在小城市,长在小城市近20年的我,小城市最明显的现象是各种“二代”繁衍生息,当官家庭的孩子努力当官,工人家庭的孩子努力当工人,商人家庭的孩子努力做生意……无论做什么,在每个行业都被垄断的环境中,很难产生新的突破,市场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唯一有用的资源就是人际资源,哪里谈得上公平?在各种权贵关系面前,你的能力、理想和拼搏都十分苍白。

  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及各种压力,并不是回到小城市就能消除,过上所谓的安逸生活,金子也绝不是在哪里都能发光。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在哪里都能一样发展,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选择背井离乡,奔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寻求机遇?为什么东北的某领域专家,工资比北京高三倍都选择离开?

  同时,聚集在大城市里,优秀的人也更多,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让自己也慢慢变得更优秀。假如小城市是100分,你即便得到满分,也只有100分;而大城市可能有200分甚至更高,无论你是努力使自己成为金子,还是已经成为金子在等待发光,当你带着满腔斗志努力拼搏奋斗,即便没得到满分,获得150分,也远远高于小城市的100分。

  金子不是在哪里都能发光,但总能找到让自己发光的地方。

  励志文章4:最怕你放弃努力,还觉得理所当然

  跟一个姑娘聊天,她抱怨起收入太少,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单身的时候尚好,一谈婚论嫁顿显窘迫,双方父母合力付了全款,小两口却得承担装修和添置家具的支出。

  她工作四年,工资月月不剩,信用卡上的账单总是负数,她忧愁地问我:“有没有什么赚钱的好方法?”

  她说自己在一家国企,贵在轻松随意且从不加班。我顺口就问:“那有没有考虑过下班做个兼职?”

  想过啊,但做什么呢?她说:“开快车太累,刷单又太low,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才华与技能,这两年跟风开了个网店,也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那就在本职上谋求突破?虽然不可能一飞冲天,但工资能涨一点是一点。”我又说。

  她回我长长的一声叹息:“你不知道,我们公司能破格提拔的都是技术岗,像我这种文职类工作,前头还有大把入职了十几年的老前辈还压在头上,哪儿那么容易突破啊?”

  那就..……跳槽?我使出杀手锏。

  就我们这种岗位,哪有那么容易跳?她立刻反驳:“在这儿待着好歹还能落下个轻松不累,到其他公司,干的活比这儿多,福利还越来越少,也不划算的,况且到了我这个年龄,又还没有小孩,一般公司也不要……”

  “那你就没考虑过学点什么其他技能?”我继续问。

  “以前静不下心,现在结了婚马上准备要宝宝,更没有时间学了。”她继续抱怨着现实的困境和腰包的窘迫,末了用一句话结尾:“我就是个普通人,活成这个样子,我也没办法。”

  她显然属于我们都很熟悉的那群人:将生活的种种艰难一股脑地诉苦给你,十分不甘心,又好像很虚心求教,可无论你给出什么建议,他们都会用一千一万个理由驳倒你,努力让你认同她的观点:

  看哪,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我没办法,你也没有,所以只能这样了。

  就这样吧,带着不甘心的忧郁上床睡觉,第二天醒来,却依旧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

  我其实很能理解这样的无力感,无论多么努力的人,总会有被被现实的照妖镜晃晕双眼的时刻,在某个绝望而又使不上力的时刻,谁不想两手一摊,回报生活一个充满了无奈的葛优躺?

  我头一次感觉到努力的无力,是在买车的时候,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省吃俭用攒够了一辆车的首付,兴冲冲地逛了好几个车展,泡在4S店里一待就是一下午。

  正准备拍板付款的时候,店里来了个姑娘,看起来最多比我大两三岁的样子,径直绕过我所在的中低端车系,直奔后排的高端跑车而去。

  当我还在为两千块的折扣跟销售小哥磨破嘴皮子的时候,姑娘早已潇洒地签完字,刷卡的神情那么轻松,好像在便利店买下一碗关东煮。

  我瞄了一眼手边那张单子上一眼数不完的零,从没有一刻觉得生活那样无望过。

  好无力啊。

  我懂得如何用心理学和经济学来跟销售小哥议价,懂得如何向上汇报向下管理才能拿到不错的机会,懂得克制延迟懂得开源节流才能攒够首付的存款。

  可是我依然买不起那辆车,现在买不起,十年以后,可能也买不起。

  我很丧地回来,跟朋友聊起这一天的见闻,她隔了两个小时才回复我:“不好意思呀,刚去学日语了,所以关了手机。”

  我以为她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套路安慰我,可她连套路都懒得用,劈头就是一句:“你试卷做完了吗?下周就要开始报名了。”

  “你不觉得,我们这样的努力根本就没有意义吗?再努力,也不过就是个普通人而已。”我有点恶毒地回复她。

  “我知道啊,可生而为普通人,是我们的错吗?我之所以努力,并不是为了超越那些生来就不普通的人,只是不想让自己所有的不甘心,几年之后都成了无能为力。”

  两年后的她,跳了槽,从可有可无的行政到日资企业的翻译,为了配合团队的需要,每天没日没夜地研究产品图纸,了解产品市场,分析竞品特征,逐渐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主干。

  她原先的那家公司由于结构重组,进行了大量裁员,看到昔日的同事毫无准备地被一脚踢出安乐窝,拿些微薄的失业保险惶惶寻找行政工作,被挑剔年龄大,被挑剔未生育,被挑剔没技能,跟刚毕业的大学生抢饭碗的时候,她心有余悸。

  或许我一辈子也成不了那个买跑车的女孩,但我也很自豪啊,毕竟一双赤手空拳,也能打拼出个像样一点的世界。

  她说:“改变生活是很难的,而我们面对那些艰难时刻的选择,会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有个读者曾经气哼哼地给我留言,说:“你们这些鸡汤文作者就是会胡说,说什么学个语言就能飞黄腾达待遇翻番,参加个聚会被男神一见倾心,哪有那么容易啊,我学英语都学了三个月了,单词背了几百个,除了课文之外,还是一句都说不出来。”

  我看得失笑,却没有回复她的这句话。

  是啊,哪有那么简单。

  你只看到别人一夕逆袭,却看不到这一夕的背后,又藏着多少个日日夜夜。

  进入瓶颈时的焦头烂额,进步甚微时的心灰意冷,看着别人追剧打游戏心向往之却不能做时的烦躁犹豫,辛辛苦苦学了好久却毫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和懊丧。

  这是我们笔下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会遇到过的事。

  只是这些细节,不能与人言,也不足与人言。

  而你以为他们真的是幸运的遇到了那一天吗,撞到了那个机会吗?

  并不是的。

  是那一天终于等到了他们。

  等他们宝剑藏锋,大步流星,勇往直前之时,那一天才会出现在生命的岔口向他们招手。

  而对于永远庸庸碌碌的大多数人,它跟从前的每一天一样,也跟今后的每一天一样。

  20岁与30岁,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分别。

  一个人失去光芒是在什么时刻呢?

  并不是遭遇惨败被摔了个狗啃泥,不是姿势难看挣扎着起身。

  不是咬着牙淌着汗向上赶路,也不是童话泡泡破灭,发现自己没有魔法也没有内力加持,只是个普通人。

  而是在两手一摊,说出“就这样吧”的时候。

  那被湮没于人潮,被时光推着向前,毫无还手之力的背影啊,才最最难看。

  励志文章5:没有目标,越努力,越失败

  真正会忙碌的人,更喜欢专注于目标,而后专注于有目标的行动,事半,却功倍。

  1

  进入公司车间有两道安检。

  安检人员每天检查进入车间人员是否携带电子产品、危险品以及一切可能窃取公司机密的物品。

  他们的工作机械而重复,类似于机场安检。

  安检人员均是年轻的女孩子,二十岁左右,相貌未必都漂亮,但是个个端庄。

  也许是考虑在过于严格的安全检查时大家不至于太反感。

  大部分时间,这些女孩子都无事可做,她们要么聊天,要么看手机,要么发呆,亦或者埋在桌子底下悄悄的化妆。

  但是其中一个女孩子,她总是很忙,大部分时间,她都在人员进出比较频繁的位置值岗。

  而那些而相对比较闲的位置,一般很难看到她。

  有次无意中聊天,她说,我就喜欢忙一点,觉得忙起来时间过的真快。

  她不喜欢玩手机,对化妆也不感兴趣,而那些天天混日子的同伴,她向来不屑一顾,谈不到一起。

  除了工作,一天必须的十个小时工作时间她不知道该怎么度过,所以她总是愿意去最忙的地方,不让自己停下了。

  她说,忙起来,她才觉得自己是有精神的,不会想睡觉,也没有愧疚感。

  我问她,既然喜欢忙一点,为什么不换一份工作?

  她说,找不到一个工作环境可以像现在这样好的工作了,没有能力,也不知道做什么。

  至于“未来”,她觉得这是个陌生的词,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样忙碌的生活,并没有让她觉得境界高于别人,也没有让她更加充实,反而让内心更加空虚和不安,甚至茫然。

  因为没有目标,这种忙碌就像驴拉磨,永远走不出那个圈,也不知道终点在在哪里。

  即便有人过来喊一声“停”,自己也不明白下一步该做什么。

  2

  其实这样的忙碌,许多人都有过。

  用不停的“忙”来掩盖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好像这样忙起来,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

  但是,仅仅是专注于自己的行动,并不在意行动的结果是什么。

  以前公司一位新升职的主管,下属基本和他同期进入公司,资历相当,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作为主管,他非常忙,比任何一个下属都忙。

  新案子开发期间,他每天一大早开始自己亲自陪客户,在他看来,每个客人都很重要,重要到除了他就没有人可以陪。

  他陪客户的时候,下属并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客人今天布置什么任务。

  等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客人离开,这个主管才开始召集大家一起做客人布置的任务,每天拉着大家加班到很晚。

  而他自己,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下属不愿意加班干的活,都是他干。

  他说,他儿子已经一个月没有看到他了,每天晚上他回去,儿子已经睡觉,而早上起来上班,儿子还没有醒。

  他常常会抱怨,觉得下属不配合他的工作,不愿意晚上加班。

  下属也很抵触,因为他们没有对工作的掌控感,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快下班才被临时安排。

  他既不去统筹全局的,也不能勇敢的和下属沟通合作,作为主管的意义,已经被完全忽略。

  整个团队,处于一种打游击战状态,而且是被打的一方,每天手忙脚乱,可是若要总结,却不知道到底做了什么。

  当然,更加不知道做的那些工作最终达到了什么效果。

  没有方向,没有计划,低效率的忙碌,让人疲于奔命,却失去越来越多。

  3

  经理看到他忙的完全没有形象,忙的没有自己的生活,多次提醒他:

  好好把下面人培养起来,争取每个人能够独挡一面。

  他便说,最近太忙,没有时间一点一点去教他们,过一段时间再说。

  当然,这个主管,后来越来越忙,忙到经理不得不委婉的将他的一部分工作一部分人力分到其他组。

  聪明如他,一定知道他是管理者而非单打独斗的勇士。

  可是因为缺乏领导力,让下属做事情,比自己亲自去做那些事情更难,所以宁愿独自去做。

  教那些下属变的更优秀,对他是一种威胁,因为自己尚不足够优秀,所以宁愿自己亲力亲为。

  他将自己的时间塞满,而逃避合理安排下属的时间,纵然辛苦,却不被人认可和理解。

  他并不去思考如何去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甚至逃避自己的管理目标。

  选择了一种“忙”的状态,去分散自己的目标,也分散别人的注意力,掩盖那些现在无能无力的事情。

  真正会忙碌的人,更喜欢专注于目标,而后专注于有目标的行动,事半,却功倍。

  所有对目标有阻碍的困难,都要首先解决,否则距离想要的,越来越远。

  因为所有绕过去的困难,都会以另一种形式,给你带来更大的困难。

  4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就像一个陀螺,在不停旋转。

  职场人士有做不完的工作,医生甚至不能给出五分钟的时间给每个病人诊断。

  而全职妈妈,也在为有质感的家庭生活、高质量的娃娃教育而忙碌。

  而实际上是,职场人士可能能力没有提升,一年过去,年资渐长,能力原地踏步。

  医生开出的药,永远是那些常用组合,不能根据病人的变化而调整药方。

  而全职妈妈,可能家里仍然一团糟,孩子仍然是个熊孩子,然后顺便抱怨丈夫不帮忙做家务。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努力,甚至觉得自己的收获配不上自己的勤奋。

  可是,这些低质量的勤奋,毫无目标的奋斗,不如懒惰。

  因为两者所达到的结果是一样的,而懒惰者至少还有时间欣赏鸟语花香。

  不停的行动,却没有时间思考,其实就是用安于现状,来回避不断突破和提升。

  质量管理学中,有一个PDCA循环,也就是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行动)。

  意思是先计划,确认目标以及实施步骤,而后开始实施;实施中不断确认检查,有问题马上执行改善。

  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直到达到最初确定的目标。

  有效的行动,需要计划,需要思考,需要不断的调整,避免离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

  5

  娱乐记者早年曾问郑凯,对于自己的演艺事业有目标吗?

  郑恺只说了四个字:中国一线。

  郑恺早年拍KFC的广告而出名,但是那个时候,他并没有趁热进入演艺圈,而是选择去演话剧。

  因为他在大学期间就不停拍戏,拍了很多戏,但是都无法引起大家注意。

  然后发现自己身上还欠缺很多东西,进入演艺圈,连做大牌跟班的资格都没有。

  于是他转而演话剧,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担任主角,获取更多演出机会,不停揣摩角色,掌控话剧全局。

  他演了两年话剧,累积了很多经验,两年后再回来演戏,他已经可以很好的把握角色。

  后来终于凭借演偶像剧《我的青春在延安》大红大紫。

  无论是演话剧,还是演戏,他都很忙碌,他说,

  每个年轻演员都有疯狂拍戏的时候,我很享受这样的忙碌,但是不会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有的忙碌,都是为了目标而进行,哪怕反复迂回。

  没有目标,就没有原则,纵然一直忙于奋斗,到最后只能自我安慰:那个时候,我也曾经努力过,只是时不与我。

  忙碌,却碌碌无为。

  没有目标,甚至南辕北辙,越努力,越失败。

上一篇:人生感悟励志文章3篇:只有不抱怨,默默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
下一篇:青铜葵花读书心得500字左右5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及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及时范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