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党员干部观后感精选九篇

来源:党员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1-12 点击: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于5月15日在北京举行。通过央视直播,我们看到了属于亚洲文明的魅力,属于亚洲独特风采,更从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获得深刻启迪。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党员干部观后感精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党员干部观后感精选九篇

  顺应亚洲人民期待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亚洲人民期待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

  “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情讲述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历史传统,深刻阐述亚洲各国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强调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是亚洲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亚洲各国共同的责任。

  今天的亚洲,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发展繁荣是民心所向。亚洲已经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强劲势头。同时,亚洲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分歧,面临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地区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要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

  亚洲国家的人民,虽然语言有别、文化各异,但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追求都是相通的。没有和平,冲突不断甚至战火纷飞,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人民往来等都会沦为空谈,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顺应了亚洲各国人民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需要。经济发展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繁荣富强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基石,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顺应了亚洲各国人民远离贫困、富足安康的需要。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顺应了亚洲各国人民远离封闭、融会通达的需要。习近平主席阐述的亚洲人民这“三大期待”,把握的是亚洲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倡导的是把美好梦想变成现实的天下情怀。

  建设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需要亚洲各国共同努力。只有各国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才能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只有各国合力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共同消除一些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穷落后,为孩子们创造衣食无忧的生活,才能让幸福和欢乐走进每一个家庭。只有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才能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携手共谋发展,携手应对挑战,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亚洲就一定能变成一个和睦繁荣的大家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光芒熠熠生辉,我们就一定能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人民日报评论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观后感精选

  今天,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旨在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作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共话文明的平台,全球各界人士都对这次盛会寄予了厚望。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Nicholas Rosellini)在《中国日报》撰文称,正如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所展示的那样,中国对与世界分享发展经验持开放态度。而本周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又为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和文化知识提供了一次机遇。

  罗世礼指出,从新月沃地到印度河流域,再到黄河流域,世界上最早的一些文明发端于亚洲。千百年来,繁荣多样的亚洲文明孕育了科技创新,促进了地区和全球贸易。纵观千年来亚洲各国在丝绸之路等古老交通要道上的交汇和互动,我们应该加深认识和了解单一文化如何在相互交汇中不断丰富,在文化交流中生成的共同价值观又如何反过来滋养了世界。

  罗世礼进一步指出,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跨文化交流和共同价值观是实现共同繁荣的渠道,但在当今政治格局中,在一些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内向型,谈论的是筑起高墙,而不是架设文明沟通桥梁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变得尤其紧迫。

  参加了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世界面临大的转型期,既是机会也会有困难,要通过对话来解决。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光邀请了亚洲各国嘉宾,也邀请了西方国家的代表来参与对话,这更是彰显出亚洲文明本身的开放特质。

  “不光是亚洲文明,世界文明也是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是客观的。文明之间需要交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明都是平等的,如果认为自己的文明高人一等,那是很愚蠢的。”郑永年说,“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互鉴,互相学习,其目标最终还是要发展。”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感想

  “人的心如同降落伞一般,如果不张开,根本无法使用”。用这句话来形容国家之间的交流交往,再合适不过了。纵然远隔山海,只要心灵相通,也将会是天涯比邻。而最能叩开人们心灵大门的那声“门铃”,恐怕非文明莫属。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立足亚洲、面向世界,覆盖了亚洲各个国家,又向世界各文明开放,体现了兼收并蓄、共同进步的文明理念。通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个平台,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同时更好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自党的十八以来,对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认真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打造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激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时代发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要求,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真正为我们所用。

  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亚洲各国不同文明之间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我们应当接受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信仰,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应促进亚洲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体现了中国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对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2019《亚洲文化嘉年华》党员观后感14篇|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感
下一篇:201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生党员心得体会范文5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及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及时范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189号